在国际舞台上,总有些声音试图搅动平静的水面,比如俄罗斯某议员关于辽宁舰的言论,就让不少人议论纷纷。这事虽小,却牵扯到历史遗留问题和两国海军发展。
俄议员提议回购辽宁舰
俄罗斯国家杜马远东和北极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谢尔盖·卡尔吉诺夫在2023年年初抛出这个想法,他觉得俄罗斯海军缺艘像样的航母,能从中国手里把辽宁舰买回去最好。卡尔吉诺夫是自由民主党成员,向来观点鲜明,他说辽宁舰本是苏联遗产,当年乌克兰卖给中国时约定不作军用,现在中国改造成航母算违规,所以俄罗斯有权要回。他还提了具体要求,让中方去掉所有武器,不再用于军事,还想改名纪念他们党派前领导,派到黑海舰队当主力。这话一出,媒体热闹了,西方报道说这是俄罗斯海军窘迫的反映,因为他们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从2017年起大修,过程中出过几次火,进度一拖再拖,到2023年还没完工。
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在2022年冲突中沉没,俄罗斯海军实力受损,卡尔吉诺夫想快速补上缺口。俄罗斯海军确实面临挑战,预算和技术限制让他们难建新航母,库兹涅佐夫号预计2025年才能复役,但不确定性大。卡尔吉诺夫的提议听起来像政治表态,目的是鼓舞国内情绪,怀念苏联时代遗产。苏联解体后,军事资产散落,瓦良格号就是一例,从乌克兰转手中国,俄罗斯没插手。卡尔吉诺夫没提具体价钱或谈判细节,就强调“收回”权利,这在法理上站不住。
中国从乌克兰合法买下,花了七年时间投入资源改造,俄罗斯没参与过程。国际上,有人觉得这提议不切实际,更多是俄罗斯内部讨论海军未来的话题。到2025年8月,这事没新进展,俄罗斯海军仍靠现有力量维持,库兹涅佐夫号维修继续拖延。中国海军则稳步前进,辽宁舰作为训练平台,帮后续航母积累经验。卡尔吉诺夫的言论反映俄罗斯对旧资产的念想,但现实中两国海军路径不同,中国靠自研和技术引进快速成长。
辽宁舰历史与中方改造
辽宁舰最早叫瓦良格号,1985年在乌克兰船厂开工,是苏联库兹涅佐夫级第二艘。苏联解体时只建到68%,乌克兰接手但没钱继续,就搁置生锈。1998年中国企业花2000万美元买下,对外说改海上娱乐场,但实际潜力大。运输过程曲折,土耳其挡博斯普鲁斯海峡一年多,到2002年才到大连港。中国从2005年起改造,舰内几乎空壳,武器电子早拆除。工程师花七年时间安装设备,加装雷达发动机,2012年9月25日入列海军,取名辽宁舰,成为中国首艘航母。它用滑跃甲板起飞,载J-15战机,帮中国海军练远洋能力。
改造中,中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积累经验,为后续国产航母铺路。到2023年,辽宁舰已服役多年,参与多项训练。2023年到2024年,它进厂升级,甲板上出现J-15和J-35模型,测试新战机。2024年9月,辽宁舰在菲律宾海演练,首次试飞J-35隐身机,提升作战效能。中国海军从辽宁舰起步,推出山东舰和福建舰,山东舰2019年服役,福建舰2022年下水,用电磁弹射,更先进。
辽宁舰如今多用于训练,但战略价值高,是中国海军现代化的象征。卡尔吉诺夫说中国改造违规,但购买协议没禁军用,中国按国际法行事。乌克兰卖舰时俄罗斯没反对,现在辽宁舰已是中国财产,拆武器停军用不现实。到2025年,中国航母群更强,辽宁舰继续执行任务。中国航母路径是学习再创新,辽宁舰就是起点。
中俄关系与事件影响
而中俄作为邻国,关系稳固友好,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定位没变。这事虽有议论,但没影响大局。2023年后,两国海军在黄海和波罗的海联合演习,俄罗斯海军困境明显,但中国不贬低,理解他们挑战。卡尔吉诺夫提议像插曲,反映俄罗斯民族情绪,对苏联遗产的怀旧。
苏联解体军事资产分割复杂,瓦良格号转中国是历史偶然。中国改造辽宁舰合国情,海军建设服务国防,符合和平发展理念。事件后,西方媒体炒作,说暴露俄罗斯海军衰退,与中国扩张对比。但中国海军是为维护海洋权益,辽宁舰等舰艇提升远海防护,不针对谁。到2025年,中俄合作深化,经贸能源等领域互补。海军上,中国有三艘航母,俄罗斯一艘在修,但两国不比拼,联合巡航促进稳定。
而且卡尔吉诺夫言论没实质冲击,中国外交部未正式回应,保持低调。俄罗斯内部也有人觉得提议不靠谱,海军需要自力更生。到2025年8月,这事已经淡化,中俄高层互访频繁,合作前景广。而辽宁舰是中国骄傲,俄罗斯是伙伴,大家更需要一起前行。
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