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国公路学会公布第六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评审结果,赣粤高速(600269)共计9项微创新成果从1196项微创新项目中脱颖而出,获1项金奖、3项银奖、5项铜奖的好成绩。
金 奖
项目名称:沥青混凝土绿色生产关键技术
沥青混凝土绿色生产关键技术采用“建营一体,永临结合”模式,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将施工建设与后期运营有机结合,节约用地96亩,减少了临时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拆除,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该技术围绕“美绿高速”建设理念,有效改善了路域环境,沥青拌合中心等场区绿化率高达45%;引进原生再生一体机技术、同步减计量技术等创新技术,实现了绿色低碳生产模式的创新推广。
银 奖
项目名称:钢渣改良高液限土施工工法
钢渣改良高液限土施工工法针对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A5标所面临的取土困难与生态红线限制,首次采用陈年钢渣替代传统石灰改良,通过物理置换与化学胶凝双重机制提升土体强度。
该工法注重环保集成,钢渣经浸出毒性检测(GB 5085.3-2007)达标后使用,施工中封闭运输、洒水抑尘,全过程防控污染。工法应用较石灰改良可节约成本78.2%,土体压实度达94%-95%,缩短工期50%,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。
项目名称:“机械引孔+栓接”式敷设接地极施工技术
该技术采用四级法进行土壤电阻率测量,同时计算接地电阻和流出地面的最大网格电流,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工程所需的接地电阻值,并设计合理的减阻方案。
通过先钻孔后埋设接地极的方式进行施工,大幅度提升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,并利用铜线串联设备基础钢筋,将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的一部分,扩大接地面积,同时采用局部换土,提升搭接区域连接质量,系统性降低接地电阻,应用效果良好。
项目名称:树木精准滴灌养生法
为解决传统树木灌溉的水资源浪费、成本高、成活率低等问题,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A5标按照“美绿高速”建设理念,推出树木精准滴灌养生法。该技术采用双层滴水袋设计,外层为可重复使用的抗风化编织袋,内层为可降解塑料袋,兼具环保性与耐用性,能够实现根系靶向灌溉,持续维持苗木根部湿度,有效减少蒸发损失50%以上,树木成活率从传统60%-70%提升至90%以上。
铜 奖
项目名称:电缆护套故障快速精准定位装置
该装置利用电缆石墨涂层的均匀电阻特性,结合金属导电接触器和带刻度穿管器,实现了故障点的快速精准定位。装置操作便捷,单人即可完成,故障排查时间从数天缩短至2-3小时,适用于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和复杂敷设环境,大幅提升了电网运维效率和供电可靠性。
项目名称:跨高速防落物挂篮施工工艺
跨高速防落物挂篮施工工艺借鉴现浇悬臂梁挂篮施工模式,通过创新、改进对跨高速部分的梁板湿接缝间逐个吊装挂篮。挂篮安拆过程操作简便、结构安全、经济高效,有效降低了施工对所跨公路通行的干扰及安全风险,节约了防护成本及跨高速施工时间,适用于跨高速、国道等车流量大、封闭交通困难、常规防护施工安全风险大、搭设防护棚场地受限的跨路桥梁施工。
项目名称:提梁机快速转向装置
提梁机转向装置通过液压系统、千斤顶与旋转轴承的模块化组合,实现提梁机90°多向转向,打破了传统设备单向移动限制。转向作业仅需20分钟即可完成,方便快捷,极大提高了操作效率。该创新装置的应用使梁厂布局更加紧凑和高效,契合了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“厂外无厂”布局新模式。
项目名称:一种环保新型制式料仓隔墙
依托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A4标大型临时设施建设,将高速公路维护、改扩建过程中被替换下来的废旧波形护栏板创新应用至料仓隔墙中,有效节约综合成本30%以上。钢骨架与护栏板组合结构实现“即装即用”,工期缩短50%,且无养护等待时间,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。该项目实现了废旧材料100%循环利用,减少传统混凝土隔墙的混凝土消耗及固废产生,单项目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20t,将环保理念落到实处。
项目名称:数字化现场作业平台
数字化现场作业平台建立了与终端、现场与远程的安全监管协同体系,通过管理平台化、作业数字化、业务智能化手段实现“建-管-养-运”各流程作业安全智慧监管。在施工过程中,平台应用有利于降低作业风险,减少安全事故,提升作业效率,节约项目管理、专家培养等成本,实现数据存档、进度可视、质量可控。
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