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以下文章来源于朱建明 James ,作者云山珠水James - 文章信息 - 本文作者:朱建明 James。由「朱建明 James」原创首发, 数字化企业经授权发布。 通过信息化、数字化技术提升传统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,这是正确的。但是,很多咨询公司厚颜无耻的说通过信息化、数字化解决方案,帮助客户成功完成了业务转型,这就是胡扯了。 一个企业还在自己的第一曲线中做降本增效,即使使用了数字化的技术与工具,肯定不是转型。除非企业第一曲线内的盈利模式或业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。 如果像微软公司通过云技术和云服务,新增了订阅制(Microsoft 365)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,这才是数字化转型。 安踏将原有 “品牌-批发” 业务转型到 “品牌-零售” 业务,中间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化解决方案,改变了公司的业务结构与核心要素配置,这也是转型。 对比之下,很多江湖顾问吹嘘所谓美的集团数字化转型案例,其实是在第一曲线内的“全价值链运营提效”,并没有改变美的集团家电业务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,只能算数字化升级,而非转型。 美的集团第二增长曲线是全新的to B业务,将楼宇科技、机器人与自动化、新能源(如储能、汽车零部件)作为三大新兴增长点,通过并购(如库卡、东芝)与自主研发,构建多元化业务结构,降低对家电主业的依赖。
面对全新的to B 业务,董事长方洪波推崇“并购+精益管理”双轮的“丹纳赫”模式,而不是所谓的数字化转型,很多江湖专家不要再刻舟求剑、贻笑大方了。 华为,也是很多江湖专家口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。 华为横跨to B, to G 和 to C 三种业务模式,每一种业务都做得很好,的确令人敬佩。但是复盘华为从to B业务拓展到to C业务时,是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的吗?IPD才是华为真正的核心能力与竞争壁垒。 华为的IPD师从IBM,但是IBM自己没有正确选择一个长期红利的行业,导致IPD在IBM这里反而没有传承。
选择即战略。IBM天天给客户卖战略咨询服务,自己的战略水平么,呵呵。真正的企业级战略咨询,IBM干不过贝恩、波士顿和麦肯锡,所以就搞出来一个“企业数字化战略咨询”并号称全球第一(埃森哲表示不服气)。当然,只要前面定语足够多,肯定可以在某个细分赛道搞到第一的。几十年ICT行业的红利期,让华为的业务发展具备了足够的确定性,带来了高额的利润回报和资金沉淀。 华为通过持续高密度的资金与人才投入优势,将IPD体系打造成全球最强。 与其胡扯华为靠数字化转型不断取得成功,不如实事求是的讲是华为在正确战略牵引下将IPD核心能力拓展到不同的业务模式上,碾压原有竞争对手,不断获得成功。(曾经 “行业百枯草” 的江湖称谓可不是浪得虚名啊!) 华为只会选择真正有钱赚的业务,这就是朴实的战略。 由于美国的封杀,华为无法继续使用Oracle,才不得不启用自研ERP做替代。自研成功后,很多人会觉得华为会专门设立ERP软件事业部,借助“国产替代”的春风,将自研的ERP软件卖给国内头部企业,替换SAP、Oracle。 事实上,华为根本没有主动去售卖自研成功的ERP软件。 原因很简单,国内ERP业务的利润回报,远远低于华为的标准。感谢中国企业软件市场这种极低利润的现状,让华为这样的饕餮没有兴趣进入,否则,用友、金蝶、浪潮这样的对手,怎么应对? 原本应该脚踏实地做数字化技术的一群人,会学了动不动就宏伟叙事的数字化战略,动不动就叫嚣不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都没有未来,动不动就呼喊企业数字化是一把手工程......
上千万的ERP,几百上千万的MES都只是企业原有业务上的降本增效,你搞个几十万的CRM,十几万的定制OA,几万的HRM,就振臂高呼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了?搞笑呢!石家庄一家驴肉火烧店门口挂出横幅——祝贺本店成功数字化转型升级!一问,原来是接入了美团外卖外加老板娘换了一个新计算器。看似好笑,其实,这还是真转型——从原来只有到店业务,拓展了新的外卖业务。 中国目前绝大多数行业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红海,通过数字化进一步降本增效,肯定是正确的选择。 新增长,必须找到新的需求锚点。 当原有业务增长已经找不到机会时,企业需要用“需求——供给”分析矩阵重新扫描市场,找到“需求大——供给稀少”的Star赛道,或者“需求小——供给稀少”的Niche赛道,那里蕴藏着第二增长曲线。 要实现第二增长曲线,往往意味着企业需要做业务转型,内源性的孵化与外源性的并购,都是可以选择的路径。 转型过程中企业的人、财、物关键要素配置要发生巨大的调整(这也是企业变革的本质,没有真正业务转型,折腾企业变革也是没事找事),科学适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与工具,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。 但是,数字化服务商,不要拿着所谓最佳案例,试图卖进一套看起来非常高大上,实质上充满了正确废话的“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”,顺道塞进去一大堆根本用不上的软件系统。 绝大多数企业是时代的产物。
可以跨越时代,基业长青的企业,本来就是凤毛麟角。
统计学的事实——绝大多数企业会在时代交替期死亡。生老病死、成住坏空,这就是客观规律。否则目前地球上还是恐龙的世界。 能转型成功的企业,是极少数;所谓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,那就是神话故事。 很多时候,真正的转型,就是转行。你看IBM,原来是一家硬件供应商,现在转行干咨询了,往后AI全方面应用起来了,IBM还会转行干点啥? 当一家传统企业真的要改变业务模式、盈利模式和经营战略时,这种真正的转型,永远不是所谓数字化可以领导的。不信,你问一下IBM,当年是靠数字化转型为咨询服务商的么
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